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丰都县龙河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履职依据>政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95948/2025-00024 [ 发文字号 ] 龙河府发〔2025〕23号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龙河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5-05-13 [ 发布日期 ] 2025-05-21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95948/2025-00024
[ 发文字号 ] 龙河府发〔2025〕23号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龙河镇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5-13
[ 发布日期 ] 2025-05-21

丰都县龙河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河镇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

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2025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整建制县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工作方案>等方案的通知》(渝农办发〔2025〕19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作。在农业农村部和市、县农业农村委的安排下,进一步推广全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落地。经研究,制定了《龙河镇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一、抓紧任务分解

要根据本方案分配的任务,分社逐级将任务落实到种植大户和种植农户,确保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单个主体不低于20亩)的原则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地块。

二、加强示范打造

各村(社区)要结合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打造50-100亩核心示范片,示范片集中展示品种、技术、农机和模式,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

三、完善项目资料

各村(社区)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及时组织本辖区内的种植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填报《丰都县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申请表》(附件3),同时收集好种植过程图片、土地流转合同(或村社证明)、购买农资发票及其它佐证资料等,经村社审核、验收、公示后于7月15日前申请镇级验收。

附件:1.龙河镇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方案

        2.龙河镇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分解表

        3.丰都县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申请表

丰都县龙河镇人民政府        

2025年5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龙河镇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我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根据县农业农村委有关安排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5年我镇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0亩,重点在杉木岩村、冷浸溪村、长坡村、铁炉沟村、中合场村、金子庙村、三磊子村、洞庄坪村、冉家河村、皮家场村、石堡村、毛天坝村、红庙村、杉树坪村、石仓坝村、文庙村、柏木园村等17个村实施,具体安排见附件2。

二、实施内容

(一)明确种植模式

推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行比配置: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采用3:2(3行大豆2行玉米)、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夏玉米—夏大豆间作)采用4:2(4行大豆2行玉米)行比配置。各村(申请)要立足自身实际,选择适宜当地的种植模式,重点通过扩行距、缩株距、增密度,充分发挥边际优势,努力做到玉米大豆协同高产,确保收益不减。

(二)选择适宜品种

玉米品种选用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适中的紧凑型或半紧凑型品种,大豆品种选用耐荫蔽、抗倒伏的中迟熟品种,以及历年来表现优秀的自留种。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科学引导种植主体选对作物品种。

(三)注重农机配套

根据自身耕作条件和采用的技术模式选择适宜农用机具,加强农机配套技术培训指导,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降低耕、种、收等关键环节人工成本投入。持续引进大豆玉米播种机开展试验示范,加大玉米收获机推广力度,逐步提高生产机械化率。

(四)坚持科学施肥

根据我县土壤肥力实际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需肥特点,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坚持协同、高效原则。减少大豆用氮量、保证玉米用氮量。在氮肥施用过程中,统筹考虑大豆、玉米生长发育需求,兼顾大豆磷钾肥需要。为减少施肥次数,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缓控施肥,实现底肥追肥合一,前施后用。

(五)防好病虫草害

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发生特点,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田间调查,做好病虫发生动态监测,做到早防早治,统防统控。根据大豆玉米对除草剂的选择性差异,采用“封闭为主,封定结合,防小防早”的方法防除杂草。

三、补贴程序

按照农业农村部和市、县农业农村委安排,中央和市级财政将给予种植农户适当补贴,主要用于种子、地膜、农机具等物化投入和社会化服务环节,补贴标准按照种植亩均数量平均分配。

(一)补贴对象。以推荐技术模式为主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种植户。

(二)补贴标准。实行先种植后补贴的方式,对经村社、乡镇自验,县级抽验合格的种植面积,结合中市到位资金情况按照全县种植亩均数量平均分配兑付补贴资金,到户资金必须通过“一卡通”支付。

(三)补贴程序。按照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申请--村社审核、验收、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验收、汇总、公示--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审核抽验、公示、资金拨付等程序进行补贴。各项目村(社区)于7月15日前做好全面验收,并及时上报验收材料申请镇级验收,验收材料包括:丰都县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申请表、村(社区)验收表、汇总表、种植过程图片、村级公示图片、土地流转合同(或村社证明)、购买农资发票及其它佐证资料等。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对报送的资料进行复核,并组织工作人员根据村(社区)报送的面积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完成后上报验收材料申请县级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龙河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领导小组,由谭晓东副镇长任组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程勇任副组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职工任成员,办公室设在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方案编制、进展调度、协调沟通、技术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复合种植任务。

(二)强化资金保障

中央、市级财政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给予适当补贴,各村(社区)要建立农户种植台账,核查核实面积,做好本级验收,及时上报验收材料,申请镇级验收,镇级复验后上报验收材料申请县级验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要积极对接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纳入玉米物化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范畴,优先予以保障。

(三)落实工作任务

龙河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全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区域,分解任务指标,开展督导考核;相关村(社区)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主体责任,要严格按照下达的任务指标,全面完成推广面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农机作业指导和培训,将适用农机具作为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做好技术培训指导、数据统计、日常调度以及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和总结;负责开展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制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开展科学施肥试验示范,指导各地做好病虫害防治和药械推荐工作。

(四)强化宣传引导

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媒介和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加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认识,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通过典型示范、新闻报道等方式扩大宣传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2

2025年丰龙河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分解表

序号

村(社区)

种植面积(亩)

示范片创建亩数(亩)

1

杉木岩村

280

100

2

冷浸溪村

220

0

3

长坡村

200

0

4

铁炉沟村

190

0

5

中合场村

170

0

6

金子庙村

160

0

7

三磊子村

150

0

8

洞庄坪村

150

0

9

冉家河村

130

0

10

皮家场村

80

0

11

石堡村

80

0

12

毛天坝村

60

0

13

红庙村

40

0

14

杉树坪村

30

0

15

石仓坝村

20

0

16

文庙村

20

0

17

柏木园村

20

0

合计


2000

100

附件3

丰都县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申请表


姓名

乡镇(街道)

村社

种子数量

(公斤)

种植

面积(亩)

技术落地情况

玉米

大豆

套作(亩)

间作(亩)









申报补贴内容

补贴标准(元/亩)


合计补贴金额(元)


户主

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开户银行

账 号(一卡通)





本人承诺以上情况属实,并对其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本人承诺:

村(居)(盖章)

村(居)负责人签字:

乡镇(街道)(盖章):

分管领导签字:

乡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盖章):

说明:1.玉米亩用种量:1-1.5公斤,大豆亩用种量:5-6公斤;                            

2.账号必须使用一卡通账号,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需提供对公账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