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肠,送您肠道过冬的6个锦囊
01健康饮食
首先,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护肠道的必要条件。“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按时按点,每顿进食七八分饱,不饥饿、不饱胀,才能保持肠道每天都有好状态。除了要保证规律的饮食作息,建立一个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维护肠道健康的重中之重。那么,日常膳食搭配如何做到均衡而营养呢?
食物新鲜、多种多样是前提条件,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同时,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不仅可以给身体提供水分、维生素、电解质等营养物质,膳食纤维的存在还可以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改善腹胀、缓解消化不良、润肠通便等积极作用,有效维持肠腔内相对稳定的状态。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给予肠道以优质补给。当然,营养补充也讲究供需平衡,让肠道“正常工作、规律休息”才是正确的对待方式。暴饮暴食、过多进补反而会引起肥胖并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症状。
02补足水分
进入冬季,天气转冷,室外环境湿度骤降,室内空调暖气运行,人们的生活环境逐渐变得干燥。如果长期饮水不足、处于干燥环境,人体长时间缺乏水分,不仅导致皮肤干裂还可引起大便干结和排便困难。因此,冬季适当地补充水分,可以预防或缓解便秘症状,保持肠道畅通。
03合理运动
远离惰性行为的生活方式也有利于维护肠道健康。在三餐以外的时间,大家要谨记不久坐,每日在饭后进行适当的运动。这样有助于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帮助肠道内粪便排出,不让有害物质在体内长久停留。有时户外温度过于寒冷,可以酌情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室内运动项目,保证每日规律、适当的运动即可。这样也是保持肠道健康的好方法。
04谨慎用药
加强食品卫生,不滥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也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和保护肠道的关键措施之一。那么,如何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呢?
第一,谨防“病从口入”。不进食不新鲜、不干净的食物与水,避免有害菌通过饮食进入胃肠道。
第二,做到不滥用抗生素。人体的肠道是一个充满万千种细菌的大环境。处于稳定状态时,各类细菌能够在有益菌的领导下遵守“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原则。若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就会打破这个大环境内细菌的平衡,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腔内微生物所建立的免疫屏障就会受损,许多肠道疾病可能接踵而至。若是出现腹泻症状,引起肠道有益菌大量流失,肠道内环境失调,此时就需要适当补充益生菌以帮助止泻。
05防风保暖
冬季肠道疾病高发的另一大因素是气温降低。入冬之后降温迅速,室内外温差较大,因为换季而出现的乍暖还寒、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使得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内的组氨酸成分升高,胃内泌酸增多,容易引发反酸、嗳气、腹泻、腹痛等一系列胃肠道不适症状,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风侵袭,是保护胃肠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06心态平衡
胃肠道是一个很“情绪化”的器官,又被称为“人体第二大脑”。它很容易感知到人类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冬季来临,特别是年底到来之际,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生活不顺心,一年积攒的大小琐事在此时显得格外繁杂,让很多人出现紧张、焦虑,抑或是亢奋、暴躁、易怒等情绪波动。负面、压抑的情绪会降低胃肠动力,导致食欲低下,出现早饱、呃逆、腹胀、便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同时,心理因素也容易引发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让人出现反复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而过于高涨的情绪,也容易引起胃肠高动力应答,让胃酸分泌增加,胃食管反流症状频发,亦会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长期下来,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机体肠道健康难以维持。所以,保持心情舒畅,保证情绪稳定,也是肠道“维稳”的重要措施。
综上,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好习惯,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健康的肠道,拥有健康的身体。然而,如果一个人出现明显的胃肠不适症状,且时有反复,持续较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胃肠专科医生获得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