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事业单位登记公告公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0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年度报告书

日期:2021-02-2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0452027482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农业提供技术服务。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技术措施;负责种植业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制定、组织实施农作物栽培耕作制度改革措施;组织农业机械抗旱救灾;负责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承担全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职业技能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丰都县三合街道南天湖中路3号

法定代表人

余宏斌

开办资金

142.8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丰都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8.5

3870

网上名称

丰都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0年6月对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了变更登记。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粮食生产实现“稳中有增”。今年全县粮食总面积100.0853万亩,比去年100.00万亩增加0.0853万亩,增长0.08%。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3.627万亩,较去年增加3%;水稻种植面积31.327万亩,较去年增加0.7%;豆类9.2884万亩,较去年增加2%。粮食总产量32.7106万吨,较去年增加0.31万吨,增长0.9%。其中:水稻13.4102万吨,与去年持平;玉米8.5506万吨,较去年增加2.9%;薯类9.4399万吨,较去年增加1.1%。 

二是切实推进经作产业发展。2020年全县经济作物面积75.156万亩,产量85.28万吨。其中:水果面积27.8万亩、产量13.676万吨;蔬菜(包括榨菜、藠头等加工蔬菜)面积36.1602万亩、产量62.8991万吨;茶叶0.82万亩、产量 0.0015万吨;中药材3.4万亩、产量7.09万吨;花椒6.9757万亩,产量1.6133万吨。

三是着力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今年我县农机购置补贴录入系统5847台套,合计补贴资金427.59万元(全年下达资金545.73万元),达78.35%;结算资金427.59万元,结算比例达59.69%。其中,微耕机推广4741台,占全年推广总量的81.09%,畜牧机械推广492台,占全年推广总量的8.41%,田间管理机械推广479台,占全年推广总量的8.19%,其它机械推广135台,占全年推广总量的2.31%。实际兑付资金227.811万元,2469台。农机报废补贴共录入10份申请(全市共计录入11份)。 

二、工作举措 

(一)全力抓好蔬菜生产,保障城镇“菜篮子”需求与供应。 一是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全县鲜食蔬菜面积13.6105万亩,产量16.9074万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保障二季度蔬菜全力供应,我县出台对增种速生蔬菜大户给予种子种苗等激励政策,确保增种速生蔬菜在4-5月上旬上市。全县新发展速生蔬菜1000亩,带动农户增收400万元。持续推进蔬菜专业村建设,各类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保障了我县城镇“菜篮子”需求。持续推进包鸾镇花地堡村、名山街道古家店村、高家镇汶溪村、仙女湖镇野桃坝村、南天湖镇三抚村、社坛镇三桥村6个蔬菜专业村建设,目前各类蔬菜市场供应充足,全力保障了我县城镇“菜篮子”需求。二是切实抓好榨菜生产。为统筹抓好青菜头收售工作,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多次深入乡镇(街道)调研指导,协调解决榨菜收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止无防护措施的聚集性收售行为,确保榨菜收获上市期间无一例疫情发生。协调企业应收尽收,收购均价为0.7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增加0.16元/公斤,同比增长28.6%(至青菜头收获尾期,收购价格提高到0.86元/公斤),全县青菜头无滞销现象,有效保障了菜农收益。采购永安小叶和优选永安小叶等榨菜优良种子56箱,以免费提供榨菜良种和生产技术指导的方式到各乡镇(街道)示范点。在十直镇开花寺村、社坛镇平安村、垫江县坪山镇大坪和古佛村、忠县金声乡樟岭和广兴村各建立一个200亩的榨菜产业科技扶贫示范片,辐射带动周边种植榨菜3500亩。引进涪优203和涪优8P两个新品种进行试种,其中涪优203种植180亩,涪优8P种植10亩,目前两个新品种长势良好。为节省种植成本,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十直镇开花寺村开展了榨菜机械直播技术及榨菜加工原料轻简高效栽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让榨菜种植技术迈上新的台阶。 

(二)围绕产业提质增效,抓好特色经济作物生产。 一是稳定经作产业发展。今年全县新增4700亩沃柑投产上市,同比增长30.5%,新增产量3760吨,带动农户增收3000万元;花椒新增投产面积0.5万亩,同比增长17.2%,新增鲜椒产量0.25万吨,带动农户增收1050万元;新发展茶叶4600亩、中药材2000亩、水果1100亩。二是提高果树管理水平。为解决各乡镇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发集团管理人员的技术需求与果园、茶园存在的问题,县农技中心主动邀请东西协作扶贫领衔专家安广池研究员、中柑所邓烈研究员、重庆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张云贵研究员、重庆市农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徐泽研究员等专家一起深入乡镇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达100余次,培训人数达1500人次。为抢占嫁接最佳时期,疫情期间县农技人员与山东省枣庄市专家一起深入南天湖义和村和高庄坪村开展枣子、柿子和李子等果树高换嫁接工作,共计改良19289株,嫁接成活率达94.22%;分别在龙孔镇、南天湖镇和兴义镇开展果树标准化试验示范活动,为提升果园标准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优质种质资源收集整理。11月14日县农技中心邀请中柑所、重庆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重庆市果品协会的专家现场开展首次红心柚芽变选优活动。为进一步强化红心柚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实现红心柚品种选优创新,拟将每年投资20万元开展红心柚品种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评价和创新利用工作。同时将逐步开展龙眼等本地特色水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等工作,注重选择或选育具有早熟优质和特晚熟优质品种,以作为产业发展战略储备种质资源,随时应对各类果品集中上市的销售压力,化解群众卖果难的风险。 

(三)抓好粮油生产,稳定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切实抓好春耕秋种生产。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县农技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市决策部署,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以开展“战疫情、抓春耕、促生产”行动为抓手,扎实抓好春耕生产和秋种秋管。组建粮油、经作、农机等技术指导组,下沉各乡镇(街道)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同时由县农业农村委组建6个工作督导组,对30个乡镇(街道)开展春耕生产工作督导检查,从严从实考核评估“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落实情况。结合我县灾害发生实际,及时会同县财政局下达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95万元到受灾严重的暨龙镇、包鸾镇、武平镇、十直镇、许明寺镇、太平坝乡、都督乡、三元镇等乡镇,围绕支持灾后田管保苗、改种补种增种、恢复水产养殖等问题导向,统筹用好中央和市级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发展秋冬种生产,确保秋种秋管落到实处。二是着力抓好油菜生产。虽然今年我县的产油大县项目资金被县扶贫领导小组统筹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但是没有放松抓好油菜生产的力度,没有减少抓好油菜生产的人力和物资,充分利用上年预留的资金采购了8.8吨杂交“双低”油菜良种,免费发放到了各乡镇(街道)种植农户手中,打造三建乡、暨龙镇和栗子乡等3个1000亩油菜基地建设,油菜规模和产量与往年基本持平。采购黑花生种子9.5吨、地膜4.5吨支持了青龙乡黑花生基地建设,促进了我县黑花生的产业发展。三是有序推进“两区”划定工作。市上下达我县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44.5万亩,其中水稻24万亩、玉米 20.5万亩,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油菜籽8.5万亩(与水稻生产功能区重叠)。全县“两区”划定成果总面积44.536851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水稻功能区24.000321万亩,玉米功能区20.53653万亩,油菜生产保护区8.769901万亩(与水稻功能区重叠)。全县“两区”划定地类及坡度分布:坡度≤15度面积39.006826亩,其中水田23.165179万亩、旱地15.841647万亩。坡度15—25度面积5.530025万亩,其中水田1.024934万亩、旱地4.505091万亩。全县“两区”划定涉及范围:涉及乡镇级行政区30个、村级行政区302个,共划定片块17199个,地块44732个。2020年5月9日,我县通过了市级第一批“两区”划定成果验收。四是大力发展丰都·滕州马铃薯产业。借助东西扶贫协作产业项目,全县在27个乡镇(街道)、254个村、1631个社、57836户农户(其中贫困户6800余户)种植春马铃薯面积18474.32亩,总产量达到4.16万吨以上(亩均产量2.25吨),总产值达到9560万元以上,农户亩产值达到5000元以上,亩增纯收入3000元以上。在社坛镇、龙孔镇等12个乡镇(街道)示范种植秋马铃薯1899亩,平均亩产达到1924.6公斤,亩产值达到4000元以上,成效显著;在三合街道、社坛镇、三元镇等16个乡镇(街道)落实2021年春马铃薯面积18661.13亩,于12月22日在社坛镇召开全县2020年丰都·滕州马铃薯秋薯收挖和2021年春薯播种现场会;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产业服务配套体系,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落实了15个马铃薯产业服务点、聘请村(居)150多名技术员与恒裕食品有限公司负责马铃薯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全程服务,有力地推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五是开展2020年耕地撂荒开发和现状调查。按照市农业农村委《关于作好2020年耕地撂荒开发和现状调查的通知》要求,农技中心相关人员专题研究部署,立即下发工作文件到各乡镇(街道)开展耕地撂荒开发和现状调查,对上报情况组织人员开展调研,核实上报情况的真实性,全面摸清了耕地撂荒情况,全县2019年耕地撂荒面积为64000.8亩, 占全部耕地面积1165426亩的5.49%,其中1年以下季节性休耕地面积21559.2亩,1-2年短时间撂荒耕地面积18769亩,2年以上实质性撂荒耕地面积23672.6亩。根据撂荒情况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对市上提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六是开展新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充分利用山东省滕州市农业农村局派出的专家,会同我县本地技术人才组建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专家团队,重点围绕马铃薯药剂拌种、种薯催芽、出苗不齐和种薯带菌等问题,深入全县27个乡镇(街道)开展丰都·滕州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推广培训,以村(居)为单位开展了130多场次的现场技术培训与示范,累计培训农户12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0余份,实现了技术推广、指导服务全覆盖。积极探索“水稻直播技术示范”新技术,在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中,组织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种植大户、部分种子经销商等182人,在社坛镇三桥村分别开展了水稻药剂拌种旱直播、泥水落谷旱直播、水淹直播三种直播方式试验示范13.4亩,在水稻播种、稻谷收割等两个关键环节开展试验示范现场观摩。通过实收测产,药剂拌种旱直播平均亩产522.4公斤、泥水落谷旱直播平均亩产562公斤、水淹直播平均亩产456公斤,水稻直播技术示范成效明显。 

(四)扎实抓好农机技术推广,提升现代农业农机化水平。 一是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主抓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试验示范。配套了65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在主要农作物中选择了水稻100亩、特色水果150亩(柑橘、李子、苹果桃)作为今年的“全程机械化暨农机农艺融合、果园标准化建设”试验示范项目。“水稻全程机械化暨农机农艺融项目”包括水淹、厢式、泥水等新型机播、直播和机插秧的对比试验示范,配置了试验示范的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果园标准化建设项目”涉及3个基地共计150亩。二是召开现场会,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2020年3月26日农技中心与三元镇政府共同举办红心柚春管实用技术现场示范培训会。第二,结合春耕春播召开农机农艺融合水稻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现场会。4月10日,在社坛镇三桥村依托丰都县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召开了有市农机总站、农科院相关专家、永川区种粮大户圆桂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元贵、县农业农村委属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乡镇(街道)农服中心主任、农机干部、农机专业合作社及水稻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加的春耕春播现场会暨2020年农机农艺融合水稻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现场会。三是通过宜机化带动机械化,推动产业发展。我县宜机化整治4918.29亩,其中2016年整治1068.87亩,2018年整治826.42亩,2019年整治3023亩。涉及许明寺镇、虎威镇、十直镇、武平镇等四个镇五个村,整治后运用农机装备25台套为种植牧草、果树、蔬菜及马铃薯等作物作业提供了保障。特别是牧草基地运用耕作、收割粉碎、转运及打包的集成农机化技术,为业主降低劳动力成本30%。果园的耕种、飞防、修枝剪形、开沟施肥、转运等环节农业机械的运用,降低劳动力成本60万元/年,提高果实品质,增收6000元/亩,带动了农业机械在种植业方面的有效推广。四是做好农机补贴监管工作,为农机推广保驾护航。今年,我县制作了“农机购置补贴申办须知、农机购置补贴方案、“大马拉小车”问题、投诉管理办法及投诉电话印刷、质量投诉明白卡、宣传漫画、农机购置补贴申办流程图(挂图)、农机购置补贴申办须知(挂图)”等宣传资料10000余张发放到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经销商等,并将宣传图张贴在大厅、门店显眼的位置,同时利用购机者申报补贴或是赶场天进行宣传。疫情期间,为了减少因集中聚集而感染风险,鼓励购置农机补贴农民使用“农机购置补贴APP”客户端申报补贴。四是积极协助做好农机现场会的召开。协助市农机总站在我县开展39个区县的全市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现场会和全市蛋鸡养殖机械化技术推进会,对引领规模化蛋鸡养殖产业机械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做好农情工作,为领导决策指导生产当好参谋。 一是积极主动参加全县自然灾害趋势分析。二是及时发布农情信息。三是强化指导服务。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和重大灾害发生情况,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四是及时收集上报农情。共上报农情资料98份,上报数据做到及时、全面、准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填表人:杨红 联系电话:188******** 报送日期:2021年01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