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30008686166Y/2022-00388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 体裁分类 ] | 计划、发展目标 |
[ 发布机构 ] | 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 成文日期 ] | 2022-01-06 | [ 发布日期 ] | 2022-01-07 |
[ 索引号 ] | 11500230008686166Y/2022-00388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 体裁分类 ] | 计划、发展目标 |
[ 发布机构 ] | 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2-01-06 |
[ 发布日期 ] | 2022-01-07 |
丰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丰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十四五”开局良好、起步扎实。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同比增长9%,经济恢复态势更加稳健,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市场信心更加稳定。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丰都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明确的29个指标总体好于预期,4个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7个预期性指标顺利完成。受疫情防控、债务管控、宏观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建筑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8个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
专栏1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实现情况预计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2021年预期 |
2021年预计 完成 |
一 |
地区生产总值(%) |
7.5左右 |
9 |
1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
4.6左右 |
8.5 |
2 |
第二产业(%) |
10.5左右 |
10.5 |
工业(%) |
10.8左右 |
12.5 | |
建筑业(%) |
10左右 |
8.6 | |
3 |
第三产业(%) |
7左右 |
8.5 |
二 |
固定资产投资(%) |
8左右 |
12 |
1 |
工业投资 |
10左右 |
-24 |
2 |
房地产投资 |
10左右 |
8.8 |
三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4左右 |
20 |
四 |
工业总产值(%) |
16左右 |
14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13.5左右 |
16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2左右 |
13 | |
五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23 |
23.86 |
六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9.5左右 |
10 |
七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5左右 |
10.5 |
八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11.5左右 |
11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13左右 |
17 | |
九 |
进出口总额(亿元) |
2.6 |
2.6 |
十 |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左右 |
2.7 |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6左右 |
5 | |
十一 |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0.4左右 |
0.4 |
十二 |
人口出生率(‰) |
8左右 |
8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2左右 |
0.4 | |
十三 |
城镇化率(%) |
提高2个百分点 |
51.21 |
十四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完成目标任务 |
完成目标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
完成目标任务 |
完成目标 | |
化学需氧量控制排放量(万吨)* |
完成目标任务 |
完成目标 | |
二氧化硫控制排放量(万吨)* |
完成目标任务 |
完成目标 |
注:1.加*为约束性指标,以市级下达任务为准。2.进出口总额为海关数据。3.部分2021年完成数据为预测数据,最终以统计部门公布数据为准。
(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一是绿色工业提速发展。绿色工业基地建设成效初显,绿色建材、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持续实施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79.9%,发展有牛网、励琪科技、金籁电子等数字经济企业20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24家,实现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6.47亿元、同比增长3.7%。加强工业园区建设,船厂、木材园、石材园等搬迁入园加快推进,实现园区累计入驻企业82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两高”项目落地严格限制,高能耗行业技改加速推进,工业能耗强度同比下降8%。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14%。
专栏2021年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情况
绿色建材:绿岛源绿色矿山发展示范项目隧道工程全线贯通,东方希望PC构件开工建设,东方希望固废协同处置项目加速推进。 食品加工:牛肉深加工厂房及冻库、华裕农科饲料厂建成投产,温氏肉鸡屠宰及销售中心、饲料加工厂和光明食品技改扩能项目开工建设。 清洁能源:建成五洞岩(二期)等风电场,风电装机总容量达35万千瓦、居全市首位,发电量6.5亿千瓦时,销售收入3.5亿元。泰页1#页岩油气实现试生产,栗子湾抽水蓄能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启动项目,莲花山、五洞岩(三期)风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智能制造:先威智慧装备制造及物联网平台建成投产。 医药及医疗器械:上坤医疗等12家医疗用品企业正常运行,旭天生物新产品即将实现大规模生产。 |
二是特色农业高效发展。抓好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完成8万余吨市县级政策性储备任务,建成15万吨仓容的粮食储备仓房、1000吨粮食成品粮低温库、5000吨食用油罐等项目。提速建设现代畜禽产业基地,获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长江上游榨菜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万亩、宜机化地块整治1000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打造榨菜示范片1万亩,发展烤烟1.42万亩、收购烟叶3.5万担,实现粮食作物生产面积10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
专栏32021年现代畜禽产业发展重点情况
牛:构建总产值超100亿元的肉牛全产业链条,农发集团能繁母牛项目完成建设,恒都牛肉网销金额突破15亿元。全县肉牛存出栏分别达15.5万头、8.5万头。 鸡:建成投产存栏20万羽蛋种鸡场2个、年产25万吨饲料厂1个、年出栏100万羽肉鸡养殖小区1个、肉鸡代养场204个。全县蛋鸡、蛋种鸡存栏分别达180万羽、60万羽,肉鸡出栏800万羽。 猪:建成投产农投智慧生猪存栏5000头种猪场2个、生猪代养场15个,东方希望生猪养殖项目成功落地。全县生猪存出栏分别达38万头、50万头。 |
三是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商贸物流加速发展,久桓商圈建成投用,国际商贸城二期、千集汇农贸城即将建成投用,麻辣鸡产业园开工建设。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升级推进有力,快递包裹进出港总量达2374.67万件、同比增长41%。着力构建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新增冷冻冷藏物流库容4万吨。丰都获批商务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榨菜)基地,出口榨菜9000吨、藠头3000吨,外贸进出口货物总额实现2.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22.8亿元、25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7%。铁路旅客发到量同比增长28%,公路、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6.1%、37.8%。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二)投资消费拉动作用明显
一是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重点项目序时推进,三峡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PPP)等8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2亿元。强化项目储备,按照“531”管理模式,持续更新“五年规划项目库”“三年滚动项目库”“年度计划项目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争取到中市各类资金15.3亿元。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出台《丰都县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8.66亿元、20.61亿元、100.43亿元。
专栏4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工业:完成投资20.61亿元。 农业:完成投资8.66亿元。 商贸流通:完成投资2.42亿元。 文化旅游:完成投资7.98亿元。 交通:完成投资8.8亿元。 水利:完成投资3.93亿元。 城市建设:完成投资13.6亿元。 房地产:完成投资54.35亿元。 教育:完成投资1.22亿元。 卫生:完成投资0.64亿元。 生态环保:完成投资6.16亿元。 新基建:完成投资1.33亿元。 |
二是消费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打造麻辣鸡等非遗工坊2个,预计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35%、35%、46%、45%。消费扶贫成果丰硕,完成消费帮扶1.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3亿元,同比增长20%。文化旅游融合加快发展,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持续火爆,国庆期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7.9倍。名山景区新建“生死轮回体验馆”等互动项目3个,双桂山“七一红色套餐”创新推出,受游客、市民热捧。强化对外宣传营销,丰都庙会“天子娘娘”全国海选活动报名达1025人、点赞达731.68万次。预计实现旅游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25.7%;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5%。
专栏52021年文化旅游发展重点情况
景区建设: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国内最长的轨道滑车,成为国庆节游客打卡网红地;新开发约800亩“天湖瑶池”景点;实施游客中心提升、停车场提升、绿化提升等工程55个,建成停车场10个。名山景区升级改造建设稳步推进,小官山古建筑群民俗文化园、汇南墓群环境保护工程基本完工。九重天研学康养旅游基地启动停车场、森林游乐设施体验项目等建设。 乡村旅游:三建乡绿春坝村保家楼、仙女湖镇硝厂沟村一社民宿试点开展顺利,三建乡绿春坝、武平镇雪玉山成功评选为重庆市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文化体育:“巾帼夜校”成功创建为国家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21年重庆市社区艺术节颁奖活动、2021年重庆市“红岩少年”阅读大赛片区赛2个全市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活动达190场次。新增丰都书城、坨田农家书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7个。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400场次,举办全市中青年门球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7场。 |
(三)重大战略落实推进有力
一是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加快。加强交流合作,南充市委领导多次赴我县现场考察、交流合作事宜,签订南充丰都商贸流通、卫生健康、工业、文化旅游、人力社保等行业合作协议。达州市通川区与我县初步形成《丰都县人民政府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甘孜藏族自治州代表团赴我县洽谈牛肉全产业链合作,区域合作共建不断深化。协同推进现代产业发展,名山、南天湖、雪玉洞、九重天等景区和《木棒槌戏》演出团体先后赴南充市、达州市等6个城市,举办专题推介会3场、演出活动5场。推动文化交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与金字塔梦想城文化旅游开发(成都)公司签订投资35亿元的“南天梦想城”项目落地丰都。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设“跨省通办”窗口,与南充市实现婚姻登记、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业务系统链接等“跨省通办”600余人次。推行川渝跨省居民身份证“全渝通办”,实现跨省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268人。加强办案协作,协破四川刑事案件40起。
二是“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持续深化。与忠县达成发挥沿江通道作用战略合作意向,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业协作共兴、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农业优势互补、商贸物流合作、教育合作发展、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共建通道经济。组建首个跨区域大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榨菜产业化联合体,与涪陵、武隆、垫江等周边区县榨菜龙头企业和榨菜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榨菜种植、加工流通、运输贮藏、销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业务。区县对口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加大与巴南区、荣昌区对口协同发展力度,创新开展文旅协同、乡村振兴、市场对接,协作招商项目2个,建立企业合作关系5家,销售农特、文旅产品2000多万元,交流干部人才5名、教师20名、医务人员21名,提供就业岗位5400多个,协作科研项目6个。
三是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到位。深入落实“促进生产经营稳定发展27条”“助企纾困17条”等惠企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44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300余万元。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兑现情况,正执行的惠企政策36项,兑现惠企政策资金6.83亿元;其中,2020年及以前兑现金额4.7亿元,2021年兑现金额2.1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8373户,同比增长7.5%。
专栏62021年惠企政策兑现情况
招商引资政策:兑现1.24亿元。 社会保险费:减免131.46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农产品应急保供:以奖代补65万元。 新开办企业印章:免费21万元。 土地复垦保证金:免收6541.35万元。 各类补贴:补助2053.37万元 邮政“三农”仓储配送中心城市建设配套费:退还54.24万元。 |
(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加强
一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两水四岸六组团”发展布局基本形成,高铁新区启动前期工作,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1.2%。党校迁建、龙河东小学、龙河东滨江公园等城市功能配套逐步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王家渡生态修复、刀削溪河岸整治、丁庄组团截污干管等项目加快推进,龙河新城互联互通道路(3、4号)、峡南溪公园西段道路平场及边坡整治等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启动老旧小区改造14个,推动棚户区改造搬迁100户、发放安置补助3890万元,拆除棚户区危房131栋、16.3万余平方米。峡南溪、瓜草湾安置房顺利交房,帝景江山、久桓城、金科黄金海岸等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建成,久桓星城、碧桂园、集美东方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商品房60万平方米。
二是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精细城市管理,大力开展占道经营、扬尘、乱倾乱倒等治理专项行动,规范占道经营2.22万起,治理扬尘216起,整治乱堆乱放1740起,查处违法建筑337起,城市顽疾明显遏制。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16次,整改问题1.35万件。完善市政设施,新(改)建城市公厕7座,新安装路灯7盏,升级改造人行道路面4721.06平方米,新增备案停车场10个、停车位4500个。实施“增绿添园”,新增城市绿地7.67公顷。
三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垫丰武高速和渝万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即将开工建设,渝宜高铁完成可研设计,丰都邮轮辅港至南天湖至仙女山机场高速公路完成工可编制。梨子坪中型水库工程荣获大禹奖,龙兴坝中型水库成功下闸蓄水,王家山、沱沱坝、三岔溪小型水库建成投用。乌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用。新型基础设施提速建设,完成5G基站配套设施建设242个,重点商圈、工业园区等人群聚集区域实现5G通信信号全覆盖。
(五)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标国际标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方案,全面实现企业开办事项“一网通办”,推动行政许可承诺时限压缩率、即办件比例、全程网办比例分别达81.55%、76.6%、90%,办结时限由21.65天缩减为1.27天,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达99.9%。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完成施工类公开招投标项目45个,节约政府投资1.32亿元、资金节约率10%。工程建设项目实现电子招投标率100%,全县首个市内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顺利完成。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累计归集信用数据69.2万条,查询信用主体红黑名单近10万条,在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让守信企业受益、失信企业受惩,198家守信企业减少缴纳履约保证金8222万元。深化财政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坚持“以收入定预算、以预算定支出”原则编制预算,强化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持续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完成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实施劳动、人事、薪酬三项制度改革。“智慧丰都”建设提速,新型智慧城市大脑IOC、运行管理中心、城市大数据中心基本建成,已汇聚政务数据500万余条、视频数据1万余路,成功在2021年智博会上展示,荣获2021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奖。智慧河长、智慧政务、智能办事大厅、智慧停车场、南天湖智慧景区等5个融合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丰都“智慧河长”入选重庆智博会15项大数据智能化智慧运用优秀案例。县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全市平台贯通,纳入全市数据协同试点,建设进度居全市前列。
(六)美丽丰都建设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等生态环境治理“4+1”工程,湿地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推进有力。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10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27个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分、1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城市和乡镇污水管网2.2公里、30公里,城市、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5%、86%。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80%、96%以上。推动次级河流整治,龙河被评为2021年重庆市“美丽河湖”、入围参选2021年国家“美丽河湖”,纳入国控市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长江“十年禁渔”全面落实,完成“三无”船舶清理整治235艘。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收集处置医疗废物257吨。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发布第一批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管单位名单,严格重点行业工矿用地准入监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1.1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建成投用秸秆运营管理收储点5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全面推行林长制,启动实施长江丰都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完成营造林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4天。
(七)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有力,“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累计识别“三类”对象1334户3617人、标注风险消除868户2385人,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212户,健康扶贫医疗基金救助3744人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889.7万元、获贷率居全市第一,到位山东省和市财政援助资金4766万元、巴南荣昌对口帮扶资金2198万元。构建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分层分类推进2个先行示范乡镇、5个重点帮扶乡镇乡村振兴,回引本土挂职人才269名,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300人。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推进高家镇建国村、三建乡绿春坝村等县级农村人居环境成片推进示范片建设,建成“四好农村路”172公里,完成户厕改造1007户,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22个。持续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水电气减免、就业扶持、产业扶持等惠民政策惠及易地扶贫搬迁户1773户。建成栗子乡数字乡村试点项目,实现栗子场镇免费WIFI全覆盖、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村务公开电子化、政府管理数字化。
(八)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疫情防控常态化推进,累计核酸检测重点人员1.2万人次、愿检尽检7.5万人次,接种新冠疫苗109.6万剂次。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县中医院住院楼项目加快推进、即将完工,完成树人、兴义等8个乡镇卫生院及县精神病医院发热诊室建设,完成宫颈癌筛查12076人、乳腺癌筛查8343人、孕优检查3100人。大力推动教育发展,幸福路幼儿园建成投用,幸福路小学房建主体完工,龙河东小学启动建设,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丰都校区项目成功签约,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9.1%,公办幼儿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9.2%,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再次获评“全国阳光校餐示范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引进“英才”26名,招录“三支一扶”大学生16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659人次,促进城镇新增就业6125人。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完成养老保险参保48.46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对象22082人、特困供养对象3847人,发放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民生资金近2亿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启动9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6个村级互助养老点建设,备案登记民办养老机构2家,实现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77%、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达62%。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资助孤儿助学金18.4万元,发放成年孤儿住房安置金3.6万元。制定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工作方案、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疫情对经济仍有一定影响的大环境下,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向好态势,社会秩序保持和谐稳定,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要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老难题和新挑战。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反弹和长期持续的风险客观存在,疫情走势不确定性对经济进一步恢复构成掣肘。二是经济发展基础尚不牢固,不少企业存在较多困难,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成本上涨、融资难等问题。三是经济结构不优,依然存在建筑业一业独大、工业支撑不足、服务业仍在培育等问题,同时工业投资放缓将导致工业发展后劲乏力。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够、科技含量低,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长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五是收支矛盾突出、融资渠道趋紧、生态环保约束等压力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推动吃力。六是民生短板弱项仍需加强,稳就业难度仍然较大,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考虑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丰都静心谋发展、实干出成绩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重庆市决策部署,我县要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委对丰都提出发挥节点和沿江通道作用、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的定位要求,发挥山水丰茂、物产丰盛、人文丰厚“三丰”优势,优化沿长江产城景融合发展区、南部高山旅游度假区、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区”布局,做好郊区新城、文化名城、山水智城“三城”文章,实施工业创造、农业创优、旅游创业、文化创意、治理创新“五创”行动,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美丽丰都而努力奋斗!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中央、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主要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市委对丰都发展定位要求,充分考虑我县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对标“十四五”规划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在沿用2021年的基础上,新增建筑安装投资、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等6个指标。35个指标中,森林覆盖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8个为约束性指标,必须完成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余27个为预期性指标,体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目标导向,实际工作中会出现适度偏离。对标对表中央、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要求,兼顾需要与可能、长期与短期,确保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提出2022年全县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亿元,进出口总额2.6亿元。
——科技支撑能力增强。搭建市县级技术研发平台1-2家,培育科技型企业15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0.42%。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专栏7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2022年预期 |
一 |
地区生产总值(%) |
6.5左右 |
1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
4.5左右 |
2 |
第二产业(%) |
8左右 |
工业(%) |
12左右 | |
建筑业(%) |
7.5左右 | |
3 |
第三产业(%) |
7左右 |
二 |
固定资产投资(%) |
10左右 |
1 |
工业投资 |
30左右 |
2 |
房地产投资 |
2左右 |
3 |
建筑安装投资 |
15左右 |
三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2左右 |
四 |
工业总产值(%) |
15左右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16左右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3左右 | |
五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25.1 |
六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左右 |
七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9左右 |
八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11左右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15左右 | |
九 |
进出口总额(亿元) |
2.6 |
十 |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左右 |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6左右 | |
十一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0.42左右 |
十二 |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人) |
4500 |
十三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提高2个百分点 |
十四 |
人口出生率(‰) |
8.5左右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0.45左右 | |
十五 |
森林覆盖率(%)* |
完成目标任务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完成目标任务 |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
完成目标任务 |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完成目标任务 | |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
完成目标任务 |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 |
完成目标任务 | |
氨氮排放总量减少(%)* |
完成目标任务 | |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 |
完成目标任务 |
注:1.加*为约束性指标,以市级下达任务为准。2.进出口总额为海关数据。
(三)重点项目安排
计划安排县级重点项目91个,总投资846.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7.97亿元。其中:城市板块项目48个,投资估算178.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1亿元;文旅板块项目8个,投资估算55.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75亿元;工业板块项目6个,投资估算105.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5亿元;农业农村板块项目22个,投资估算46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02亿元;社会事业板块项目7个,投资估算41.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6亿元。
三、2022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措施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2022年需重点抓好以下十一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扩大内需战略落实,着力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是进一步抓好有效投资。深入贯彻“交通强市”行动,推进交通强县建设,打造以铁路、高速公路、水运为骨干,干线公路为基础,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强化水安全保障,持续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开展中小河流综合整治,推动水库除险加固,不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强项目储备和争取,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中市战略,立足全县“三三三五”发展新要求,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不断完善“531”项目储备库。全面激活民间投资,规范和完善PPP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
专栏82022年城乡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交通:推进渝宜高铁、丰都邮轮辅港至南天湖至仙女山机场高速、涪陵白涛至丰都高速公路(丰都段)、丰都旅游码头工程(丰都游轮港区建设)等前期项目。新建渝万高铁、大竹至垫江至丰都至武隆(丰都段)高速、栗子湾抽水蓄能电站对外交通道路南江至栗子段、生命护栏等项目。 水利:推进飞龙水库等前期项目。新建轿子山、竹田湾、幸福等水库,名山水厂和树人水厂、双路镇示范河流及产业增收基础设施配套、虎威镇大池水库—团结水库连通及配套等工程,兴义镇沿江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及维修维护、高家镇金刚社区城镇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等项目。续建观音岩、茶沟子、小月坝等水库项目。 能源:推进充电桩、提档升级厢坝集镇开闭所及供电管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实施龙河东、斜南溪、名山组团电缆排管等工程。 |
二是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坚持壮大规模、优化结构、集聚发展、融合互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着力打造专业市场,提速推进国际商贸城二期、千集汇农贸城、哥德再生资源分拣交易中心、公路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汽贸服务中心,启动五金机电、钢材、铝材、装饰石材综合交易市场和重点商贸企业仓储物流园暨小商品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升级版项目,培育电商市场主体200家。持续推动消费帮扶,力争通过水利部、东西部协作、市人大帮扶集团、社会力量等渠道,实现采购量不低于去年。
三是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深化与墨西哥瓜纳华托市交流合作。立足天然深水良港等优势,做强长江水运开放通道,发展面向渝东南、渝东北、鄂西、黔东南地区跨区域陆上运输和铁公水联运。启动水天坪码头二期前期工作,建成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及保税仓库,加快实现港口外贸、分拨、保税功能。抢抓“一带一路”、成渝城区双城经济圈、中新互联互通等建设发展机遇,持续培育出口新产品,促进肉牛、榨菜、藠头等优势产品稳定增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人民币2.6亿元。
(二)推动全市绿色工业基地建设,着力完善制造业产业链
立足“一区四园”工业格局,造就符合发展趋势、区位优势、现实基础的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全市绿色工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271.4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投资26.8亿元、同比增长30%。围绕筑链建群,发展壮大绿色建材、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加快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着力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1+4+N”招商模式,开展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积极对接500强、行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亲情招商,引进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项目。
专栏92022年绿色工业重点任务
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东方希望固废处置中心、东方希望PC构件等项目,推动绿岛源绿色矿山示范项目满产达能。促进牛肉精深加工、光明食品技改扩能项目全面投产,开工建设复配食品添加剂项目。加快推进麻辣鸡产业园建设,引进15家以上商家入驻。开工建设栗子湾抽水蓄能电站、五洞岩三期风电、屋顶光伏发电等项目,加快推进莲花山、王家湾风电前期工作,促进泰页1#页岩油气扩大生产,力争60万吨LNG清洁能源及储备调峰基地项目尽快落地。新建垃圾焚烧项目。推动先威智能仪器仪表稳产扩能,建成龙璟纸业高档生活用纸项目。 园区建设:加快推动水天坪工业园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及道路、管网、边坡治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速建设月亮坝拓展区场平及主干道路。加快建设玉溪工业园9公里主干道和食品加工产业园场坪、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实施湛普工业园PC构件厂区外库岸整治。 |
(三)推动现代畜禽产业基地建设,着力壮大现代农业
立足山地农业地理特征和资源禀赋,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畜禽产业基地,实现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恒都、华裕、温氏等龙头企业,推动以牛、鸡、猪为重点的畜禽产业稳定扩产,加快精深加工、蛋品研发、粪污治理等项目建设,打造中国肉牛之都、西部鸡产业高地、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围绕榨菜、红心柚等优势产业,打造长江上游榨菜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因地制宜培育龙眼、中药材、烤烟等,实现特色产业竞相发展、遍地开花。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好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专栏102022年现代农业重点任务
现代畜禽产业基地:持续推进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和基础母牛扩群增量,推动肉牛产业研究院实质性运转。启动温氏集团、重庆农投屠宰加工厂建设。加快华裕年存栏20万羽蛋种鸡场建设。加快重庆农投存栏5000头种猪场2个、农发集团存栏2400头生猪代养场45个建设。 特色种植:新发展榨菜2万亩、累计达26万亩。持续推进红心柚精深加工、提纯选优等工程。加快品牌创建,认定市级及以上品牌农产品7个,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10个,持续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完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粮食生产: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实施宜机化整治3000亩。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00.5万亩、33.3万吨。严格落实“菜篮子”责任制,持续推进6个蔬菜专业村和3个万亩蔬菜示范片建设,确保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在12万亩、15万吨,实现城镇蔬菜供给平衡。 |
(四)推动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着力打造文化名城
全面挖掘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高旅游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3%、6%以上。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着眼沉浸式体验、融合式发展,提档升级名山旅游区。精心举办丰都庙会等旅游节会活动,开发火凤凰系列文创产品,拓展营收渠道。全力打造小官山文旅融合示范区,助力丰都古城培育文旅商融合新业态,积极打造市级夜间文旅消集聚区示范点。推动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扩容增量,高起点规划“一湖两片三镇”。深度开发康养度假、冰雪运动等度假产品,推动南天湖度假区向世界级旅游度假区迈进。加快南天湖、轿子山、三抚片区协同发展。实现游客接待突破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5亿元。
专栏112022年文化旅游重点任务
精品景区:提档升级名山旅游区,整合原鬼国神宫、丰都古城、名山棚户区等地块资源,高品质规划建设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互动体验项目。高质量打造“两江夜游”产品,提速名山夜游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启动建设南天梦想城、森林小火车、鸬鹚池天坑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厢坝安置房、名湖度假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九重天、雪玉洞、龙河湿地提档升级,支持牛牵峡漂流和三建绿春坝创建A级景区。 乡村旅游:支持武平、都督、太平坝等高山乡镇发展避暑纳凉经济,发展三抚森林精品民宿,打造2-3个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力争创建市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 文化体育:全力推进丰都博物馆、丰都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名山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策划招商三峡老家等一批精品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加强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免费开放力度,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效能。承办全国乒乓球锦标赛、重庆市青少年拳击冠军赛等大型赛事3场以上,完成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400场次。 |
(五)推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着力建设郊区新城
完善“两水四岸六组团”城市格局,优化城市形态、生态、业态、神态、活态、文态,推动“三城”建设,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规范开展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完成龙河新城、峡南溪等组团城市更新设计,启动高铁新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序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龙河新城扩容提质,促进王家渡、丁庄溪、峡南溪组团高效互联,加快建设龙河滨江公园、丁庄溪滨江公园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强化城市治理,加大城市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动态消除新增违法建筑,新增城市绿地6公顷,新(改)建城市公厕3座,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现示范社区比例达80%,覆盖居民户数达85%。
专栏122022年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县城补短板:新建龙河东、斜南溪、名山组团电缆排管,285水厂前端输水线路改造,县城人行通道,三合街道滨江路、秀才路、世平路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建筑垃圾消纳场,朝华文化公园及宏声商业广场地下人防,三合街道滨江西路等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续建龙河东北区电力等项目。 县城功能配套:新建高铁站连接道路及广场、龙河东片区城镇化建设(一期)、王家渡小型公园、县城横五路安全通道(动车站—幸福大道—横五路—龙河东)、王家渡组团治堵等项目,续建金科北侧道路建设项目二标段、龙河新城C线道路及高边坡、龙河新城丰武公路拓宽改线、龙河新城互联互通道路(3、4号)、峡南溪2号和3号路等项目。 城市开发建设:续建久桓星城A、金科集美东方、正朝公园御府二期、景典龙都、碧桂园、天湖·公园里、龙城华府C区三期、贵博·翡翠湾、恒安.金色星城B区等项目。 |
(六)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着力建设山水智城
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协同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5G网络、千兆光纤、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智慧应用生态,重点建设“智慧城管”“智慧教育”“基层智慧治理”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需求,积极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科技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数字技术典型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和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推进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面向特色种养业,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专栏132022年大数据智能化建设重点任务
新型基础设施:大力推进5G、千兆光纤、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重点推进肉牛大数据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促进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城管等融合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鼓励东方希望、龙璟纸业等重点企业生产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生产力。引导肉牛、生猪、金鸡等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产业调控力,满足产业发展管理,应对产业需求。推动南天湖、名山、九重天、雪玉洞等景区开展数字旅游招商,吸引企业来丰建设VR/AR旅游体验馆,促进景区从实景体验到线上旅游的发展。 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丰都肉牛产业研究院、恒都集团科技研究院,启动创建市级肉牛技术创新中心、丰都县科技创新中心和重科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丰都分院建设。与企业和高校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搭建市县级技术研发平台1-2家,培育科技型企业15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引进推广转化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个。 |
(七)推动双城经济圈合作共建,着力促进协调发展
一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开展沟通协作,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区的战略合作,持续推动与南充市签订的各项战略合作事项。开展科技创新交流,促进南充市、达州市通川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与丰都肉牛养殖场、肉牛屠宰场及肉牛精深加工开展合作,共建食品科技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托沿江立体交通走廊建设,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丰都在联结川东北、渝东北地区的作用和优势。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协作共建畜禽产业、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加强丰都肉牛和南充、甘孜藏族自治州合作推广品牌,持续落实丰都与合作地区市民游览景区优惠政策。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医疗卫生、教育协同、人才交流等公共服务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异地评标、市场监管信息互通互享、知识产权跨区域和远程维权服务、飞地园区建设等创新合作机制。
二是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积极承接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产业转移,与巴南、荣昌等地创新打造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飞地产业园”。加快引进重庆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打造主城高端服务资源承载地。协同涪陵共同打造榨菜产业带,与石柱、垫江、忠县等周边区县发展壮大食品加工、绿色建材等优势产业,与涪陵、武隆合力建设大武陵山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深入推动区县对口协同发展,联合开展招商引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探索开展“景区共建”,持续做好消费帮扶和干部人才、教师、医务人员交流培训,大力开展科研合作、劳动力资源协作等。
(八)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实施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消费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回头看”五大提升行动,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构建市管领导、行业部门、乡镇(街道)“三大”责任体系,筑牢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推动特惠性、短期性政策向普惠性、长期性政策转变,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统筹城乡一体规划,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村电网、供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优质服务,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组建城乡医疗服务共同体,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健全居家养老与集中养老相结合服务体系。
专栏14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乡村建设:扎实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培育“三乡”人才,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家以上,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项目建设,新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23个,推动栗子乡农村“三变”改革开花结果。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 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重点打造三建乡、栗子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加快推进高家镇、三元镇、仙女湖镇等5个县级示范乡镇建设,打造龙河镇洞庄坪村等14个市县级示范重点村。 |
(九)推动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投融资改革,优化县属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模式,做强做大县属重点国有企业。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常态化推进“三供一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等专项改革任务,推动县属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大预算公开力度。继续抓好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改革,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涉企审批减条件、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持续深化一窗综办改革,跨领域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将“一窗综办”改革向乡镇(街道)延伸。持续推进“跨区县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整合企业信用数据资源,加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丰富“信易+”应用,持续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营造良好信用生态环境。
三是不断推动助企纾困。深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持续落实服务企业“十项”措施,加强市场主体调研,及时解决企业发展困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落实“促进生产经营稳定发展27条”“助企纾困17条”等惠企政策,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兑现情况,优化政策申报流程,督促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生产运营成本高等重难点问题,让市场主体有获得感。
(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筑牢绿色本底
一以贯之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始终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执行产业“禁投清单”和环境“准入清单”。打造“水系生态”美丽岸线,加快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坚决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加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巩固龙河全国示范河湖创建成果,深入推进三峡库区库岸综合整治、消落区生态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等指标完成市上下达任务。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扎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着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深化绿色创新驱动,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一批绿色制造项目,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
专栏152022年生态环境重点任务
生态修复: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国家储备林、退耕还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工程建设,实施营造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25%。新建龙河库岸整治、县城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斜南溪公厕—裂口段、长江一桥—龙洞湾段)、县城区段长江库岸修复(斜南溪公厕—龙河口段)等工程。整治土地3万亩,实现新增耕地2000亩。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115亩。 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碧溪河污染治理,地表水稳定保持Ⅲ类及以上。持续推进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开展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保持100%、90%。持续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无烟机关创建等行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330天以上。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0万亩,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只减不增。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确保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分别达到81%、96%。完成100万吨渔业养殖尾水直排治理。 绿色低碳发展:对年耗标准煤1000吨以上项目开展节能评审,提高能效管理水平。发展绿色低碳建材,力争新建项目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10%以上。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
(十一)推动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化就业创业,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抓好重要民生商品及能源保供稳价,持续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时,统筹推进妇女儿童、青少年、民族宗教、残疾人、科普宣传、普法、应急、消防、退役军人等方面工作。
专栏162022年创造高品质生活重点任务
扩大就业:突出重点群体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意愿的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多措并举做好退役军人和脱贫人口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不低于90%,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加大创新创业力度,完成“千人返乡创业”计划280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职业培训4000人次。优化用工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保障市重点电子企业用工6100人。 公共教育:大力推进培元中学、特殊教育学校、龙河东中学、峡南溪中学、四环路小学等项目,加快建设水天坪幼儿园、龙河东小学、幸福路小学等项目,促进高等院校落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55%,普惠率达98%。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小学、初中巩固率保持99.9%、98%。“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达90%。 医疗卫生: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县人民医院感控中心、县中医院住院楼建设,加快创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启动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和社坛镇、龙河镇、高家镇基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健全医疗信息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全面推行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电子健康档案和病历公众服务。 民生保障: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保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出台特困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报销办法,扩大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储备,试点引入三方机构开展拟救助家庭入户核查,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网络救助平台延伸到村(居),提高社会救助实效。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乡镇敬老院提升工程和“三改”项目,打造片区中心敬老院5个,新发展社会养老机构2家。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标准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