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重大决策预公开>2022>决策结果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60353/2023-00044 [ 发文字号 ] 丰都府办发〔2023〕6号
[ 主题分类 ] 卫生、计划生育、妇女儿童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政府办
[ 成文日期 ] 2023-02-20 [ 发布日期 ] 2023-02-27
[ 索引号 ] 115002300086860353/2023-00044
[ 发文字号 ] 丰都府办发〔2023〕6号
[ 主题分类 ] 卫生、计划生育、妇女儿童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丰都县政府办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3-02-20
[ 发布日期 ] 2023-02-27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丰都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有关单位:

《丰都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已经中共丰都县委十五届常委会第21次会议、县第十九届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220


(此件公开发布)

















丰都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丰都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2


目 录


第一章“十三五”发展基础1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就1

第二节存在问题5

第三节面临的机遇5

第四节面临的挑战7

第二章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7

第一节发展思路7

第二节基本原则8

第三节发展目标10

第三章夯实公共卫生安全基石,筑牢人民群众生命防线12

第一节狠抓疾病预防控制12

第二节提高卫生健康监管水平14

第三节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16

第四节夯实爱国卫生基础17

第一节推进健康促进工作18

第二节增进体质健康20

第三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21

第四节发展健康产业22

第五章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23

第一节提升县城医疗服务水平23

第二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4

第三节推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25

第六章大力发展中医事业,提升传承创新能力27

第一节发挥中医特色优势27

第二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8

第七章强化人才科技支撑,筑牢卫生健康发展基石30

第一节加大人才引育力度30

第二节大力开展医学研究31

第八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32

第一节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32

第二节高质量推进医共体建设33

第三节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34

第四节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34

第五节健全综合监管制度35

第九章完善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效能35

第一节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智能化应用35

第二节发展“线上医疗”服务36

第十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周期保障生命健康37

第一节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38

第二节提升医养结合融合能力38

第三节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39

第四节发展“智慧养老”新模式39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40

第一节强化政府职能,深化卫生改革40

第二节加大政府投入,拓宽筹资渠道40

第三节强化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环境41

第四节强化部门协调,形成推进合力41

第五节实施科学评估,强化考核督导42

丰都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4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为加快丰都县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丰都县公共卫生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和《丰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现结合丰都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十三五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健康中国丰都行动,丰都县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就

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监测网络,扩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覆盖范围,公共卫生服务实现提质增效,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了民健康。2020年(下同)全县人口出生率达到7.1,死亡率达到9.6,自然增长率-2.5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58岁,比2015年提高1.02岁。婴儿死亡率降至4.65‰,孕产妇死亡率降至0.29‰,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至213.45/10万。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县儿童免疫八苗接种率达到98.5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1.6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2%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均达到7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82.8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65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4.5%,乡镇饮用水水质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成功创建县级卫生乡镇27个,市级卫生乡镇12个,国家级卫生乡镇1个,县级卫生村113个,市级卫生村5个。

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县人民医院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两个市级重点培育专科,并成功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级评审工作。与2015年相比,全县医疗机构床位从3546张增加到4971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8.94张,执业(助理)医师从879人增加到1128人,注册护士从1033人增加到1389人。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到4.50人、2.03人、2.38人,全县每万名居民全科医生数2.86人。

综合医改取得阶段成效。医(联)共体建设稳步实施,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成功建立医共(联)体,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基本落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药品加成和医用耗材加成全面取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更加完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预约诊疗深入开展。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基本药物等制度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扎实开展,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80个,签约10.86万户、26.35万人。

卫生人才和医学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培养10名市级和5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12名县级卫生健康优秀人才;引进副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专业人才24名,本科生172名;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184名;选送48名学科带头人到国内一流医院短期学习,95名中级职称以上的骨干人员到市内三甲医院进修。新增医学科研项目9项,完成医学科研课题19项,发表医学科技论文近900篇。成功创建市级中医重点学科1个,重点专科3个;立项特色专科2个、区域医学重点学科1个、重点专科1个。

中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立--一体的中医药服务管理体系,成功创建市级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组织完成中医药百千万人才培训工作,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全覆盖。中医药适宜技术得到积极推广,中医药健康服务简、便、验、廉的特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专栏1 十三五时期主要公共卫生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十三五目标值

十三五完成值

指标属性

健康指标

1

人均期望寿命

78

77.58

预期性

2

婴儿死亡率)

4

4.65

约束性

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

6.98

约束性

4

孕产妇死亡率1/10

15

29

约束性

公共卫生

5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10万)

270以下

213.45

约束性

6

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8以上

98.55

约束性

7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95以上

100

约束性

8

规范化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 )

90以上

90.83

预期性

9

农村自来水使用率%)

80

75.3

预期性

10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75以上

64.5

预期性

卫生资源

11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

2.2

2.03

预期性

12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2.8

2.38

预期性

13

每千人口床位数

7.6

8.94

预期性

14

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2

2.86

预期性

人口计划生育

15

出生人口性别比

107左右

106.2

预期性

16

人口自然增长率)

7以内

-2.5

约束性

17

出生符合政策率%)

90以上

97.92

约束性

虽然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在十三五时期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第二节存在问题

一是优质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分布不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地域差距明显,综合医院实力不强,学科建设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二是重医轻防问题依然存在。对疾病预防关注度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疾控体系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三是三医联动改革协同性不够。医共体内引导优质资源下沉不够,医疗、医药、医保政策衔接不够紧密,联动机制还不健全。四是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不规范、不科学问题还比较突出,一老一小照护制度建设尚未破题。五是医疗服务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执业行为仍有发生。医疗工作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等行为

第三节面临的机遇

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带来新机遇。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丰都作为重庆27个全域纳入规划范围的区县之一,必将为丰都公共卫生服务带来全新的机遇、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二是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给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提出新命题。推进一区两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推进协同、用开放创新促进协调,必须加快形成优质高效、均衡发展、协作互补的一区两群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促进城乡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卫生资源区域间协调配置,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质量。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丰都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健康中国行动实施带来的新要求。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共同推动以治疗为中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四是新兴技术、新兴业态的飞速发展带来新动力。互联网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渐进技术支撑为丰都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重要作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推动医疗行业发展,临床诊疗更精准,科研协作更高效,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更便捷。

第四节面临的挑战

一是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上来看,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目前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丰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二是从老龄化对服务保障能力影响上来看,丰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2242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7.31%,人口老龄化现象在丰都和全市皆处于突出地位,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十四五期间,公共卫生工作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三是从区域医疗卫生竞争力上来看,丰都地理位置处于两群联结点,各毗邻地区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在医疗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对比周边区县,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忠县为2.59人,垫江县为2.9人,丰都仅为2.03人,在医疗资源上仍需进一步提升。

第二章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入实施健康中国丰都行动,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全面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主题,以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范,更加注重资源下沉和整合协作,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实现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从数量规模增长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质量效益提升的内涵集约式发展,人民群众由被动应对健康问题转变为主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卫生健康信息化为手段,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加快发展高水平健康服务业,促进丰都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生命健康服务。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发展。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卫生健康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共卫生改革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丰都行动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健康优先,共享发展。加快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行动的体制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快系统集成改革,破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障碍,维护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提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统筹兼顾,系统发展。着力抓重点、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深入分析丰都公共卫生服务现状,针对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任务。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统筹考虑医疗公卫之间、中西医之间的资源配置与分配,兼顾各方,以点带面,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推进一体化发展。深入对接、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共谋发展,完善协作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加快项目建设。

--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防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把促进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第三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十四五时期,以建成渝东北卫生健康服务高地为统领,在推动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到2025年,丰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制度更加健全。科学规范的就医模式基本形成,公共卫生疫情防治机制初步完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达到三级标准,创成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精神病医院达到二级标准,创成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县疾控中心创成二级甲等疾控机构;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创成规范化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普及,三级服务体系联动模式更加完善。优生优育保障有力,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不断优化,人口均衡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与50万人口郊区新城发展水平相适应、功能定位更匹配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健康丰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具体目标和指标:到2025年,丰都人均期望寿命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1岁、达到79岁,其他主要卫生健康指标超过重庆市平均水平,详见专栏2


专栏2 十四五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指标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

2025

指标属性

健康水平

1

平均预期寿命

77.58

79

预期性

2

婴儿死亡率)

4.65

3.2

预期性

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98

4.5

预期性

4

孕产妇死亡率1/10

29

10

预期性

健康生活

5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65

30

预期性

资源配置

6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8.94

9

预期性

7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2.03

3.6

预期性

8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2.38

4.32

预期性

9

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人)

2.86

3.93

约束性

10

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0.8

0.83

预期性

11

每万人口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数(人)

0.86

1.75

预期性

健康服务

12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90.20

94

预期性

13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1.66

93.7

预期性

14

产前筛查率

44.26

75

预期性

15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98.54

98.6

预期性

健康服务

16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

17

规范化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

90.83

95

约束性

18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2.71

4.5

预期性

19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8.55

>98.6

约束性

20

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化管理服务率(%

81.12

81.2

预期性

21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

82.84

90

约束性

健康保障

22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28

26.5

约束性

第三章夯实公共卫生安全基石,筑牢人民群众生命防线

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总要求,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预防体系、救治体系和保障体系,集中政策、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着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狠抓疾病预防控制

提高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能力。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健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全面强化新发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构筑三位一体传染病救治网络。做好新冠感染防治工作,严格执行新版核酸检测工作手册,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全面消除风险隐患,科学精准有效抓好疫情防控。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临床用血核酸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加大肺结核患者发现力度,强化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实现患者全程随访管理。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完善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禽流感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综合治理策略。防范突发急性传染病输入,加强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防控。加强区域协作,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强化碘缺乏病、地氟病、克山病等重点地方病病例筛查和监测,通过合理补碘、改炉改灶、科学改水、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地方病危害。到2025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8.6%以上,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率达到98%以上,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200/10万以下,肺结核发病率控制在58/10万以内,肺结核成功治疗率达到90% 以上,DOTS覆盖率达到100%

强化慢病管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努力提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能力,完善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体系,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监理单位员工定期体检制度,实现慢性病早期发现、早诊早治。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将重点癌症、脑卒中等重大疾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加强学生近视、肥胖、龋齿等常见病防治。

强化职业健康工作。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网络及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职业病危害监测及控制和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到2025年,建成尘肺病康复站1所,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0%以上,非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90%以上。


专栏3:重大疾病防治

重大传染病防控。新冠感染防控,艾滋病防控,结核病防控,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手足口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监测及早期干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

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疟疾重点寄生虫病防治,重点地方病防控。

慢性病综合防控。慢性病监测及综合干预,心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干预,癌症早诊早治,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干预,重点人群口腔疾病综合干预。

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及麻疹、乙肝、乙脑、流脑等疫苗可预防重点传染病监测。

第二节提高卫生健康监管水平

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建立以县级卫生健康监督员为主体、乡(镇、街道)卫生健康执法员为基础的综合监督执法网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形成反应灵敏、协调有力的综合执法联运体系。持续开展规范化监督执法机构建设,推动执法机构的业务用房、执法装备、执法车辆达到国家规定配置标准。持续推进智慧卫监建设,综合运用移动执法、在线监管、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监管手段,提升行业大数据监管、协同监管和诚信监管水平。通过公招、遴选、选调等方式,招录医学、法学等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充实卫生健康执法队伍。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强化全行业管理和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县域所有医疗卫生健康机构全部纳入县卫生健康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的行业信用体系。进一步强化监管职责,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全行业管理的权威与效能。加强对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医疗相关产品采购使用的监管。开展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绩效考核。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智能监控,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情况通报、监管结果协同运用等综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扰乱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各类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管,实施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加强健康产业监管,明确监管责任,提高监测能力。

第三节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完善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保障预案》等各类预案,提高指导性、操作性。推进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急诊科建设,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建设陆水空立体医学救援体系,强化车载化和箱组化、帐篷化相结合的陆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队伍专业结构、标准化建设,加强梯次化响应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升重大疫情应急防控响应能力。推进水上医学救援队伍扩容,建设水上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训练中心,打造集应急指挥、医学救援、演练培训、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基地。研究航空医学救援新模式、新机制,探索建立航空医学救援网络。强化现场救援与院内救治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技术精湛、批量伤员救治能力强的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强化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构建完善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应急调度机制。持续开展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构建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体系,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

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适应的绩效评价和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稳定持续投入机制,完善公共卫生筹资机制,激活公共卫生资金分配机制,健全公共卫生资金使用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建立完善信息互通、协同处置、人才培养、联合科研制度和信息融合平台。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监测信息共享、多点触发、风险评估和分级负责、分级响应制度。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平疫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健全统一指挥、应急队伍、应急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第四节夯实爱国卫生基础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爱国卫生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广泛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持续加强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大力开展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专项防制行动,健全病媒生物防治监测网络,提升病媒生物防治能力。实施控烟行动,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推进医院、学校、机关全面禁烟。深化卫生城镇创建,到2025年,力争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达到10%以上,重庆市卫生乡镇达到50%以上,县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

第四章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丰都建设

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主动服务国家、重庆市重大战略,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推进健康促进工作、增进体质健康、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扎实推进健康丰都建设。

第一节推进健康促进工作

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行动。建立完善丰都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打造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平台。加强健康中国巴渝行健康中国丰都行健康科普宣传品牌建设,形成规模效应和传播影响力。编写发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家庭读本,办好健康科普讲解和传播技能大赛。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健康学校、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基地建设。定期发布《居民膳食指南》,普及膳食营养健康知识,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开展居民营养监测,推行儿童、青少年营养午餐,加强慢性病、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膳食指导。倡导居民低盐低脂饮食,鼓励开发低糖、低脂和低盐食品。开展性健康、性道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减少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和性传播疾病。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构建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相结合的戒毒工作机制。

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实施精神卫生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县心理健康中心,二级医院开设心理门诊,中小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提升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提高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按照知情同意、应管尽管原则,将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管理。到2025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5%以上,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强化婚前、孕前和产前三级防治措施。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完善体弱儿童及残疾儿童网络管理体系。完善妇女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以居住地为主的妇幼医疗卫生保健管理模式。倡导自然分娩,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实施母亲安全项目,健全孕、产妇医疗急救网络。加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建立宫颈癌、乳腺癌定期筛查制度。推进免费婚检和政策普惠,不断提高婚检率和婚检人群受益面。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机制。建立健全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加强长期照护服务,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专栏4:重点人群健康改善

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精神健康与心理关怀。

妇幼健康。母婴安全促进行动、健康儿童促进行动。

青少年健康。学生健康危害因素与常见病检测与防治。

精神疾病防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心理健康服务,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

流动人口健康维护。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流动健康促进行动项目。

重点人群改善情况。2025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6%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4%以上,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化管理服务率达到81.2%以上。

第二节增进体质健康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扶持和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加快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体育组织建设。定期开展青少年锦标赛、老年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区域运动会、周末大联赛、名山杯篮球运动会、迎春杯足球赛、元旦长跑大联动,实现每月有赛事、每乡(镇、街道)有活动,激发全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着力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打造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农村30分钟健身圈。增加城市绿道、登山步道、健身步道,完善连接公园、景区和居住区的城市绿道系统。从居民体质监测(健康体检)、居民健康指导、居民健身宣传指导等环节入手,构建社区体医融合公共服务新模式。加强体医融合人才培养,建设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因地制宜设置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设置乡(镇、街道)、社区居民体质监测站,定期对居民进行体质测试,建立全民体质档案。

第三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监测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加强短缺药品储备。完善药品耗材交易采购政策,推动采购价、挂网价、医保支付价三价协同,全力做好药品保供稳价。

强化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监管。加大食品安全标准宣传力度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强化互联网食品经营治理。推进以合理膳食为主的营养健康工作。推动食药物质试点工作促进食药物质产业发展。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提升全民营养健康素养。鼓励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高级医技人员创办药品、医疗器械研究机构,扶持研发和申报创新药(医疗器械)、临床急需新药(医疗器械),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实现全品种、全流程无缝化监管。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临床不良反应监测,加大对重点产品抽检力度。

第四节发展健康产业

加快发展医药产业。发挥丰都现有医药产业基础,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和中医药产业。充分利用植物、动物资源优势,结合丰都畜禽养殖产业的兽药需求,发展抗感染药、抗寄生虫病药、抗生素、激素、疫苗、消毒剂等兽药。利用鸡蛋生产规模、成本优势,发展鸡胚生产疫苗。提升血液制品综合利用水平,支持重组血液制品的研制和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发功效确切的保健康复器械产品,开发适合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便携式设备。发展高端医疗设备。

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制定实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医疗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健身、食品融合。发展健康体检、咨询服务业,建设连锁医疗体检机构,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推进养老养生与文化旅游融合,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依托县内外优质旅游和医疗资源,发展健康医疗旅游和森林康养。发展以药食同源为特色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和新产品,加快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保健食品产业。


专栏5:健身休闲业发展方向

青少年体育活动。健步走、健身跑、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自行车等。

老年体育活动。广场舞、健身球操、门球等。

传统体育活动。武术、舞龙、太极拳(剑、扇)等。

高端体育健身休闲运动。登山、攀岩、探险等山地运动;野营露宿、拓展训练等林地运动。皮艇、龙舟、摩托艇、钓鱼等水上运动。

第五章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发挥县级医院龙头带动作用,向上引智借力,向下全面帮扶,让百姓在基层全面享受上级医院医疗待遇,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同质化。提升区域健康管理能力,让小病不出社区、一般病不出乡(镇、街道)、大病不出县,初步形成区域分级诊疗新格局。 

第一节提升县城医疗服务水平

夯实等级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县人民医院三甲创建步伐,不断增强医疗服务整体能力和辐射能力,将其打造为渝东北医疗、急救、教学和科研中心。不断强化县中医院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特色,达到国家三级医院水平。坚持中医+妇幼、保健+临床、个体+群体的发展战略,以妇幼保健三大部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创建工作。推行妇幼保健专科联盟建设,促进分级诊疗全面落实。加快补齐县精神病医院基础设施、人员和专科建设短板,扩大心理咨询门诊,辐射周边区县。实施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实验室设施设备配置,提升县疾病控制中心综合能力。

巩固美丽医院平安医院建设。围绕医院环境绿化、厕所、食堂、停车、便民设施、工作环境、医疗废水废物及生活垃圾、后勤服务、院内文化、绿色医院建设等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同步改善医疗环境和工作环境,进一步巩固美丽医院建设有效举措,不断落实深化。围绕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妥善处置医患纠纷、加强医院技防设施建设等方面,完善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纠建并举的预防机制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长期计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持续开展医院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医院建设。

第二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推进三合街道和名山街道社区卫生诊断、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档案管理,巩固预防接种率,丰富社区康复和中医药等服务内容。开展签约、预约、转诊和出诊等服务﹐提升服务的综合性、广泛性、连续性和可及性。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数量,提高人员能力素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财务、信息、药械等要素管理,完善制度建设,确保机构规范运行。到2025年,成功创建1个及以上甲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施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力提升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与基本防病治病、健康管理、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水平提升,把人才留在基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护专家下基层帮扶、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和远程会诊等功效,打通群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龙河镇、高家镇和社坛镇乡镇卫生院成功创建甲级乡镇卫生院,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卫生院协同发展,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实现显著提升。

第三节推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

推动社会办医发展。简化社会办医的准入流程和前置条件,实施社会办医跨部门联动审批。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将社会办医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鼓励社会办医参与医院机构等级评审。加大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力度,支持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向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养老照护、家庭病床、上门诊疗等服务。

促进社会办医合作。建立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合理的分工与分配机制,倡导开展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鼓励开展各类医疗机构广泛协作、联动、支持模式试点。支持社会办医优先承接三级公立医院下转康复、护理等业务。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共享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服务。支持社会办医之间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区域医疗协作,与医联体开展横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合作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专栏6:医疗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县人民医院。完成县人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和疾病防治科研教学中心建设,配置感染控制中心必备医疗设备。

县中医院。完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城西院区按照三级中医医院标准进行提标改造,总建筑面积44886平方米、床位500张。

县精神病院。完成县精神病院心理健康中心建设改造精神病院第一住院楼。

县疾控中心。新建丰都县职业健康卫生体检中心(包括已立项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占地面积7977.64㎡,总建筑面积36094.27㎡。

县妇幼保健院。新建丰都县儿童医院,业务用房3万平方米。

乡镇卫生院。完成三建、树人等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启动栗子、暨龙、湛普、双路、三元、仙女湖等卫生院扩建住院业务用房项目。推进名山街道棚户区改造重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在三合街道斜南溪或火车站附近设置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县城区逐步完善社区或居委的卫生保健所;推进南天湖景区中心卫生院建设。

其他医疗机构。新建高铁新区医院在三合街道斜南溪规划区新建一所二级综合医疗机构完成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建推进区域卫生智能化大数据建设完成丰都32所公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等基础设施新建3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第六章大力发展中医事业,提升传承创新能力

突出中医养生,发挥县中医院优势,推进中医技术传承。以创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为目标,提高中医的服务能力;以推进慢性病管理和治疗为重点,开展中医病种的防治研究。提升中医药的基层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宣传。

第一节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发挥中医医院优势。推动互联网+基层中医医疗,扩大中医医疗覆盖所有乡镇,建设规范、便捷、有效的中医联盟。发挥中医院的优势,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骨伤科和肺科、儿科2个市级特色专科。扩建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城西院区提标改造和名山街道中医院分院。加强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特色技艺及地方特色中医流派的整理和传承。加强中医三名(名医、名药、名方)建设,推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选拔和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中医服务网络,提档升级中医馆,争创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工作传承室,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2025年,县中医院达到三级标准,创成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筑强中医服务能力。建立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其他县级医疗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为基础的中医服务网络。加强偏远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标准建设,继续打造一批精品中医馆鼓励县级中医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出诊。加强基层中医人才建设,持续开展基层中医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传承发扬中医特色优势,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能力。推进中医+妇幼项目建设,促进妇幼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到2025年,所有乡(镇、街道)中医馆配备1名及以上中医师。

第二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积极主动承接国家、市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任务,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难治性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推进中药新药创制研究。围绕经典名方、名医、名药开展中药制剂研究。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权益保障机制。支持工业园区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研发。

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坚持医药一体,协同发展的原则,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结合本地中药材种植传统,建立中药材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基地,把种植中药材作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发展当地中药材加工企业,积极改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实现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链条。加强中药疗效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健全中药材流通追溯机制,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申报传统知识保护名录,融合现代科技成果,挖掘中药方剂,繁荣中医药文化,打造中医药文化丰都品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做好中医名家大讲堂等各类中医药学术培训和科普讲座,着力形成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群众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专栏7:中医药事业发展重点

中医特色优势建设。加强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和精品中医馆建设,完善基层中医服务网络。

基层中医药人才。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

中医药科技创新。推动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设立中医科室和中药房;支持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与中医药研究所进行道地药材图谱、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研究和道地药材品种选育、技术人员培训、种植技术指导等合作。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围绕2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多功能融合的中医药康养小镇。

中医药文化宣传。建立县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让医文化进基层社区、机关单位、中小学校,使群众中医、用中医、爱中医。

第七章强化人才科技支撑,筑牢卫生健康发展基石

以提升人才保障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实施人才兴丰战略,多措并举壮大医学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夯实全县卫生健康发展基础。

第一节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深入实施人才兴卫战略,加快培养市级、县级学科带头人和卫生健康优秀人才,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建立健全高端人才引进资金保障、岗位聘任、落户安置、随调随迁等优惠政策。以质量为核心,加强住培专业基地建设,扩大规范化培训招生规模。放宽招录条件,采取定向择优方式,及时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改善基层医务人员紧缺局面。建立多层次、全领域培训机制,选送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人员参加管理类培训,选送学科带头人到国内一流医院短期学习,选送中级职称以上的骨干人员到市内三甲医院进修,引导市内三甲医院丰籍人才回丰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人才交流,依托川北医学院培养5名以上医学生,依托南充卫生学校培养5名以上乡村医生,与南充互派5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学习,采取脱产进修、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远程培训等形式,做好基层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推进互联网+医学教育,扩大继续医学教育覆盖面。

第二节大力开展医学研究

支持县级医学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促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加强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加大中医人才和项目培养力度,大力开展面向基层的规范诊疗和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加快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大力推动医学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促进医学科技发展与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及其他医学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力争成为重庆医科大学或其他本科医学院校的非直管附属医院。加强南充川北医学院、丰都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两地医疗机构合作推动两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大远程医疗、双向转诊、业务交流、科研项目等合作力度开展院校合作,加强川北医学院对丰都县医疗卫生发展的支持力度


专栏8:卫生健康事业人才科技建设

医学人才引育工程。着力集聚医学人才,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到2025年,引进副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专业人才50名以上,本科生100名以上;培养基层全科医生50名以上、紧缺型专业人才100名以上;培训住院医师150名以上、临床药师15名以上。

医学科研提升工程。加强医学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扩大科研立项。到2025年,新增重庆市重点专科10个以上,特色专科5个以上;市级科研项目立项不少于10项,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0篇。

第八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

高质量发展

突出问题导向,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一节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健全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全面落实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主体责任和投入责任,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合理确定各岗位薪酬标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化薪酬结构。扩大公立医院章程试点,健全和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改革。推进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模式,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加强人才技术要素配置,巩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高质量推进医共体建设

持续推进以医通、人通、财通为核心,以政府主导,以行业主办,以医院落实的医共体建设新模式。在医通方面,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实现转诊无障碍并定期开展对口技术支援;在人通方面,完善编制池设立,推行县级公立医疗编制备案制管理,扩大县级医院人员配置规模。积极推动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改革,促进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流动。在财通方面,完善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技术协作服务资金池建设,创新解决基层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问题。探索通过医师多点执业、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物配备、对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预付等方式,引导医共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推进县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第三节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实行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引导县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监管制度,将分级诊疗考核指标与绩效考核有机衔接。加强家庭医生服务内涵式建设,推广全科诊疗综合服务新模式,推动形成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到2025年,分级诊疗模式更加完善,县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

第四节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办法,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集体协商谈判机制,总额预算与医疗质量、协议履行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严厉查处过度诊疗、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

第五节健全综合监管制度

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筑牢基层监督网底,加强对乡镇监督执法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推进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重心下移。加大医疗行业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实现公立医院监测数据接入全覆盖,建立公立医院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实现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第九章完善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借助信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内与三级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外与中医药大数据平台、药店、养老机构、居家照护等联动,形成内外联动的医联网,实现多方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医院平台化运营格局。

第一节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夯实行业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县智慧远程会诊信息化项目建设,试点5G远程医疗专网,完善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构建丰都智慧医疗卫生健康云基础服务体系。构建权限统一全民健康信息智能网络,提供行业电子证照、商用密码管理服务、医疗健康区块链公共服务、医学人工智能共性服务等智能化信息服务,提升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水平,增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打造多云互联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健全数据资源体系。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完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整合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信息,以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为目标,以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服务资源、医疗急救资源、公共卫生资源、居民健康卡信息等数据为核心,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健康医疗信息资源区域集成共享。加快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实现医疗健康基础数据和公共信息资源集聚整合。

第二节发展线上医疗服务

赋能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发展。持续围绕便民惠民信息服务,不断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提升远程医疗网络能力。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升临床诊疗工作的智慧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提升以重大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为重点的智慧疾控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拓展以妇幼、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为主的智能健康管理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综合评价、行业治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推动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管理能力提升。

赋能全民健康智能化管理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公共信息平台,发展互联网诊疗、健康咨询、社区及居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发展智慧养老、妇幼保健等线上服务业态,推广应用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健康检测监测、智能筛查预警、慢病管理、居家康复等综合健康信息管理服务。将物联网和传感技术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相融合,利用自助设备和穿戴设备的检查检验结果,通过卫生信息平台与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个人体征数据的实时推送和医生对病人的实时监控的智能化管理。鼓励健康养老机构依托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提供便民服务、动态监测、健康咨询等线上养老服务。


专栏9: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

远程诊疗信息化。推进县智慧远程会诊信息化医院项目建设,设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卫生信息化智能远程诊疗系统;健全县、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卫生室三级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网络。

智慧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建设智慧医院示范基地。

信息化管理。推动县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家庭签约服务体系信息化项目建设。

第十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周期保障生命健康

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加快构建以生育政策、养老服务、健康保障、社会参与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

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依法落实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快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儿童早期发展咨询指导与监测评价体系、照护服务专业队伍培养体系、照护服务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新建1所托幼机构,依托街道社区用房或医疗机构旧门诊和综合用房装修改造托幼机构。到2025年,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

第二节提升医养结合融合能力

根据诊疗需要和能力条件,适度放宽医疗科室和药品目录限制,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医疗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其建设、消防等条件可依据医疗机构已具备的资质直接备案。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上门巡诊、护理等健康延伸服务。对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建立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服务激励机制。支持家庭医生出诊为老年人服务。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第三节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推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康复科或治未病科,增设老年人床位,探索推广安宁疗护模式。引导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强化老年病和老年健康管理业务技能培训,拓展老年医学研究领域。

第四节发展智慧养老新模式

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发展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健康管理类产品。培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推动企业和健康养老机构创新发展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等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专栏10: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方向及项目

依托社区和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依托三峡职业技工学校设置涉及老龄事务和产业的专业,培养老龄产业专业人才;依托全县康养旅游资源,做靓以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引领的康养品牌。完成南天湖景区康复疗养医养型机构建设,打造康复疗养型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强化政府职能,深化卫生改革

切实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卫生健康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努力使公共卫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人民健康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积极探索符合丰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业务管理制度,积累改革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推广。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的宣传工作,加强部门协调,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卫生工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第二节加大政府投入,拓宽筹资渠道

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计生惠民等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责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政府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确保公共卫生投入占核定财政比例5%以上。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新增卫生投入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倾斜,重点支持卫生基础重要设施、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等建设。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加大财政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落实三级全员培训机制,重点支持卫生人才培养工作。

第三节强化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行风建设,完善重大案件问责、违规事件通报、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等制度。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加强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行风评议和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机制。提升医务人员合理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推进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责任险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四节强化部门协调,形成推进合力

突出全局性的卫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工作,政府各部门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落实规划实施的相关保障。财政部门加强经费保障和监督,不断完善各项卫生健康事业保障政策。人力资源部门指导做好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加大稳定、吸引、培养、使用人才的工作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和构建人才激励机制,促进各类卫生健康人才的发展。县规划自然局、县住建委等部门积极支持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公共卫生设施完善。医保部门在医疗、医药、医保等方面与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制度、政策衔接,建立沟通协商机制,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医疗保障水平。

第五节实施科学评估,强化考核督导

坚持科学评估原则,制定相应指导规范,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规划重点项目论证评估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注重绩效评估。建立规划实施考核制度,推进任务落实,明确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健全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及效果开展全面评估。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完善规划中期、终期评估制度,对监测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加强督导和纠偏,保证规划目标实现。


附件


丰都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时期

建设性质

建设内容及规模

目前完成

情况

总投资
万元)

十四五期间投资(万元)

项目分类

合计

178400

103300


1

智慧远程会诊信息化医院建设项目

2020-2025

续建

设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卫生信息化智能远程诊疗系统;健全县、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卫生室三级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网络;建设智慧医院示范基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

已完成前期基础工作,逐步推进实施完善

5000

4500

规划建设类

2

丰都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

2020-2023

续建

在三合街道平都东路丰都县中医院原址拟建住院综合楼,建设面积12849平方米。

开工建设

7800

7500

规划建设类

3

丰都县人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和疾病防治科研教学建设项目

2021-2025

新建

在龙河东(双路)龙河东组团C1地块用地30亩。拟建县人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疾病防治科研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地下停车位,二幢建筑总面积共36948.55平方米。内容隔离应急病房、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后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道路、绿化、蒸汽热水锅炉房、变配电间、医疗气体站房、洗衣房、污水处理站等;以及科研教学用房;传染病隔离院区必须配套设施设备等。

已完成土地征用、设计、概算、地勘、环评,正在进行边坡治理

35000

35000

规划建设类

4

丰都县人民医院直线加速器建设项目

2024-2025

新建

购置直线加速器、放疗第三方设备、大孔径CT,机房建设500平方米。

规划启动阶段,争取政府投资

5000

5000

规划建设类

5

丰都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2022-2025

新建

在龙河东(双路)组团C1地块,征地10亩,拟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用房5000平方米和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库5000平方米以及地下应急备难停车场3000平方米,包括区域卫生智能化大数据建设,以及设施设备。

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完善建设土地手续,争取中央和政府债券投资

7000

7000

规划建设类

6

丰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丰都县职业健康卫生体检中心)

2022-2025

新建

在龙河东(双路)组团C1地块,丰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用地10亩,建设地上面积8000平方米地下2000平方米;以及设施设备。

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完善建设土地手续,争取中央和政府债券投资

10000

10000

规划建设类

7

丰都县精神卫生建设项目

2021-2025

改建

1.新建设立丰都县精神病院心理健康中心;2.丰都县精神病院第一住院楼改造项目,以及设施设备购置。

拟完成设置方案和改造施工设计图,分步启动推进,完成装修

3500

3500

规划建设类

8

县级医疗机构依托乡镇卫生院扩建住院业务用房项目

2020-2030

续建/新建

县级医疗机构依托乡镇卫生院扩建住院业务用房,完成三建、树人等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启动栗子、暨龙、湛普、双路、三元、仙女湖等卫生院扩建住院业务用房项目。名山街道棚户区改造重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在县城区逐步完善社区或居委的卫生保健所。

完成树人、三建等卫生院完建设,其余卫生院分步启动办理或选址等办理建设前期手续

17500

10000

规划建设类

9

丰都县公立医疗机构疾病防控(预检分诊,发热和肠道门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21-2024

新建或改造

改造丰都县32所公立医疗机构疾病防控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等基础设施建设,每所拟建面积170平方米,32所总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及配套32所设施设备。

完成建设实施方案

1600

1600

规划建设类

10

丰都县三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项目

2022-2030

新建

在丰都县南岸、北岸以及沿江地带,分别在龙河、社坛、高镇等3个辖区拟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以及设施设备。

逐步启动推进项目,争取完成选址和概念性方案设计

16000

6000

规划建设类

11

医养结合机构建设项目

2022-2025

新建

在仙女湖镇拟建一所医养结合医院,业务用房和附属用房共5000平方米

完成选址,启动建设

5000

5000

规划建设类

12

托幼机构及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项目

2024-2028

新建

依托街道社区用房或医疗机构旧门诊和/或综合用房装修改造托幼机构5个及残疾儿童康复中心1个,建设总面积2万平方米。

启动策划阶段引入社会资本

7500

5000

规划建设类

13

丰都县儿童医院建设项目

2024-2030

新建

在三合街道丁庄溪组团规划区,建丰都县儿童医院,拟建30000平方米业务用房,以及设施设备。

设置规划阶段

15000

500

储备项目类

14

南天湖景区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

2022-2030

新建

在南天湖景区卫生建设规划区新建南天湖景区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2500平方米和附属用房,以及购置设施设备等

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政府投资

1500

200

储备项目类

15

南天湖景区康复疗养医养型机构项目

2022-2030

新建

在南天湖景区卫生建设规划区建康复疗养医养型机构,打造康复疗养型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拟投资1.35亿元,建22000平方米康复疗养业务用房和购置设施设备。

开展前期工作,落实建设用地和方案设计,

15000

1000

储备项目类

16

丰都县中医院提标改造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2022-2030

新建

城西院区按照三级中医医院标准进行提标改造,总建筑面积44886平方米、床位500

规划设置阶段

6000

500

储备项目类

17

高铁新区医院建设项目

2022-2035

新建

在丰都县北岸高铁新区规划30亩地,拟建丰都县北岸高铁新区二级综合医院,建20000平方米业务用房。

规划策划阶段

10000

500

研究论证类

18

在城西片区新建二级综合医院

2022-2030

新建

在三合街道县城城西新建二级综合医疗机构,拟建业务用房20000平方米

规划策划阶段

10000

500

研究论证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

乡镇/街道

无障碍

政策问答

政务新媒体

返回顶部